

3月29日,2023年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召开。中创科创(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工信部信息中心原经济分析师狄前防受邀出席,并做《中小企业如何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

▼
外贸规模放缓背景下,什么样的企业更符合高质量出海画像?
我做了一个统计,从天津市、浙江省和威海市三个外贸出口情况来看,他们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去年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都在保持高速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在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以及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上是非常强大的。
为什么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保持高速增长?
01.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专家”
目前工信部已培育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一大批配套产品,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直接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成为强链固链的生力军,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因此,未 来 5-10 年,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夯实制造业基础,则实现制造强国根深本固。
02.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六成分布在工业领域,这些企业长期聚焦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产业化攻关补上了产业发展短板。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超五成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强链补链效应显著。
03.专精特新企业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竞争,如何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提升我国综合发展实力。

从1-5月份数据来看,优质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比4月上升3.7个百分点;“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超过10%。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表现突出,成为推动中小企业稳增长的‘主力军’,这充分凸显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活力和韧性。
什么是优质中小企业?
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 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由创新 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 个层次组成。

01.创新型中小企业
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 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
0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 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0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 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 业的核心力量。

中小微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工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01.研发投入水平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强度的平均水平约为9%,研发人员数量占全职员工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约为29%。
02.创新能力表现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每家持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
03.研发建设受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建设一万多个国家或省级研发机构,平均每家企业1.25个。
04.创新产出提升快。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人均发明专利密度约为5%,第四批“小巨人”企业的人均发明专利密度约为6%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域分布情况:
在制造强国战略重点领域分布中属于高端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企业数量排名前三,分别为2242家、941家、892家,占比分别约为23%、10%、9%。
如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文件,从资金、人才、创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给予支持。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份,全国19个省区市推出专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超40亿元。
下一步需要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政策体系,为中小企业在每个成长阶段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
如何培育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
完善培育政策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是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生态和体系的必要阶段。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孵化体系,开展专精特新系列培育工作及专精特新企业诊断工作。把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发展作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

01.组织线上培训,重点讲解相关评审政策与申报要点。
02.组织专家进行“一对一”在线问诊,帮助企业梳理问题、查漏补缺,“一对一”指导企业厘清申报准备工作思路,对不合规、不达标、不完善等薄弱环节,提前整改、提前加强、提前优化,下好先手棋。
03.通过分析研究培育企业发展情况,“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实现利好滚动、扶持叠加、创新倍增。
☆文章整理中创科创(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工信部信息中心原经济分析师狄前防在2023年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