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精特新”重点领域 |
浙江
| 重点产业链:集成电路、5G、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农业机械、工业母机领域
|
山东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 |
安徽
| 各地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 |
江苏
|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工程和农业机械、节能环保装备、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
|
上海
| 优先支持“3+6”重点产业体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
|
江西
| 主导产业(2+6+N):有色、电子+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节能环保等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惊喜化工等)
|
黑龙江
| “433”工业新体系领域(4: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3: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3:化工、汽车、传统能源)
|
吉林
| 汽车产业、食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医药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轻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
河北 | 省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产业领域(即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食品4个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4个新兴产业,应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冰雪装备、康复辅助器具4个高潜产业,量子通信、区块链、太赫兹3个未来产业)
|
北京 | 或符合北京市重点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国际引领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特色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未来前沿产业:光电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
|
河南
| “556”先进制造业体系中重点发展产业(5: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6: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
|
湖北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基建”、生态特色食品等
|
湖南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基建”等 |
广东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 |
海南
| 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即“3+1”产业),引导我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
重庆
|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及相关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汽车摩托车、装备、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农副产品加工、及时服务等我是制造业高质发展支撑产业
|
山西
| 聚焦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创、半导体、大数据、碳基新材料;广电、特种金属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现代医药和大健康
|
四川
| 重点培育“5+1”现代工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4+6”现代服务业体系(新零售、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人力资源、川派餐饮、医疗康养、家庭社区)、“10+3”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工业烘干冷链物流)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等
|
贵州
| 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基础材料、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特色轻工以及民族工艺品等
|
云南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数字经济、旅游、有色金属等 |
陕西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等 |
甘肃
| 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等 |
青海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
|
天津、福建、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宁夏
| 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与国家发展重点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