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通化工集团厂区全貌

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恒通化工集团董事长孙有才
12月1日下午,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袁宝青、秘书长于莉与会员代表一起走进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恒通化工集团。大家参观了恒通集团厂区、智能控制中心和公司展厅,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情况,充分感受到了恒通化工20年蓬勃发展的力量。

今年是恒通化工改制20周年。2003年,改制前的企业是个濒临破产、欠债几千万的集体小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资产40亿、营收60亿元的大型企业,被授予中国化工骨干企业、国家绿色工厂、河南企业100强,“豫恒通YUHENGTONG”、“豫联创YULIANCHUANG”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董事长孙有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豫商年度人物等称号。
在恒通化工集团会议室,协会副会长、恒通化工集团董事长孙有才与大家进行了座谈。

回顾企业20年来取得的成绩,孙有才说:“这是恒通集团上下一心、披荆斩棘的结果。企业位于中部地区,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团队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们能干、实干、敢为人先,充满正能量,充满了责任感。”在企业厂区,我们见到的每一个恒通人,都训练有素;在企业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恒通优秀员工的手模墙;在会议室,我们还看到了恒通的文化读本《哲学手册》,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的理念、价值观和恒通人的行动指南。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感染人、凝聚人、成就人,一个企业产品可以被模仿、技术可以被超越,而根植于心的文化将生生不息,这是企业走向百年辉煌的根基。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孙有才董事长和恒通人也从未放弃过创新与改变。“不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要创新就要否定自我,追求卓越和极致。”孙有才说。创新就要有科研的投入,让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20年,恒通集团牵手郑州大学成立了河南联创郑大绿色催化研究院,目前已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1200平米的科研楼、4000平米的试验基地,拥有国际领先的催化剂试验装置,聚焦1、4环己二甲醇(CHDM),氢化双酚A,1、2戊二醇等高端精细化学品,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
他们敏锐地嗅到市场的契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积极转型来应对发展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和禁塑限塑政策的实施,2021年,恒通集团紧跟市场脉动,建成了目前国内一次性投产的规模最大、河南省首家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PBAT)项目,并积极向下游改性加工扩展,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恒通化工坚持把智能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生产集中控制系统和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覆盖率达90%;广泛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实施创新改造和持续改进,并设置创新奖,鼓励人人创新,打造创新永不停止的地方……
谈及企业未来发展,孙有才董事长表示,恒通化工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100亿元的营业收入。对此,他和全体员工信心满怀。

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于莉说,恒通之行非常震撼,感受到走在创“百年企业”的恒通人的“精气神”,协会是创新企业家的聚集地,恒通化工集团作为标杆企业,是协会的一面旗帜,代表着创新创造的力量。通过学习标杆企业的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路径,让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合贯通,“大手拉小手”,共同向前走。